新浪首页 > 房产 > 专题 > 2004商用房产展示交易会 > 正文

城市MALL及商业地产选择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3月30日14:44 新浪房产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部分是谈购物中心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概念,我们对下一步整个购物中心的基本判断。第二部分我们会谈一个成功购物中心的关键性原则,或者是说关键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MALL的概念,实际上它是范围很广很抽象的概念,在英文里购物中心有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都可以叫购物中心。我们所说的S是一般概念上的购物中心,而MALL在原来的意义上是指封闭型的建筑空间,主要是对应条状型的购物中心。密闭型的购物中心已经成为了主流,现在一般所说的购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物中心是指MALL.在中国购物中心的表达是很复杂,也很搞笑的,台湾一些同行就说在中国叫购物中心的可能就不是购物中心了,比如说象华联在广州开的华联购物中心,严格来说是一个百货公司。

  叫购物中心的还有象一些叫广场的地方,不管怎样,作为购物中心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比较清晰的,我们一般来说把它归纳为一个大型的建筑物,一定是有计划的去开发、拥有、管理、统一的,有各种零售业态的,有很多服务设施集合在一起的地方。既然是一个大型的建筑物,在购物中心的规模,各个地方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日本就比较小,它认为起码要三千平方米就可以叫购物中心了。而在美国可能必须要很大,要有一百家商铺才可以叫SHOPPINGMALL,所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概念。

  购物中心协会一般把购物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大的,象正佳是比较大的超区域的购物中心,它的辐射面、覆盖面会比较的广,它不仅仅是一个区域,而是要超出这个区域,要超过珠江三角洲或者华南地区,比如象正佳广场,强调的是国际化体验式,因为它是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肯定是超区域的。还有就是区域性的,象在广州的某一区。还有就是邻里型的,范围就更小一些了。最小的就是纯社区型的。这是按规模把购物中心分成的四类。

  八十年代之后,外国的购物中心发展的快起来,除了规模之外,按照其他的分类,购物中心协会除了这四类分类之外,还有一种新的分类,象时装精品型的,专门做时装的购物中心。还有一种是叫大型量贩型的,专卖卖生活用品的。还有一种是主题型的,象很年轻或者有节庆的,在一个地区里的。还有一种是工厂直销型的,很多工厂会到那里去卖一些特价的东西,东西一般是名牌特价的,它也是出租和分成的方式。所以在购物中心的类型里,我们首先就要确定你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购物中心,象购物中心属于不属于零售业态呢?有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不是。

  前几年内贸部划分的八种业态里,购物中心是属于其中之一。但是在购物中心的概念表述上,它又说购物中心是各种业态的集合体,给人的感觉是很矛盾。我自己的理解,购物中心应该是很多业态的集合,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应该不算是零售业态。中国的购物中心是什么概念呢?依据中国商业协会对发展中心的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告诉大家让大家有所了解。到去年年底,省会以上的购物中心,总共有236家。其实这个数量不是很大,只是统计了一些大城市,二级城市或者小城市没有统计,其中有94家占了差不多四成是在去年开始开张的。我们的购物中心到底是多还是少呢,这也很多人争议关心的问题。在报告里将中国和巴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我们的购物中心跟巴西的数量差不多,但是我们的GMP只是巴西的四分之一,这是不是说购物中心多了?但是专家的意见认为可能由于中国的区域很大,城市之间很不平衡,从地区不平衡的角度,现在我们觉得目前购物中心的数量大致上还是合理的,不存在过热或者很庞大的状况。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购物中心太集中了,比如说去年一下子盖这么多的购物中心,而且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比较强调规模,不是很强调定位,比较强调概念,对市场的了解和判断比较弱一些。

  购物中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是零售里比较高级的形式,我们对它的存在空间还是有比较乐观的判断。按照我们这段对购物中心的了解,对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有一些观点,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在购物中心里,过去是比较重视在很大城市里,其实一些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空间相对更大一些。因为我们都知道,比如象上海就有35家的购物中心,已经中国整个购物中心的18%。象广东的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发展很快,比如象东莞,一个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可能空间会更大一些,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在社区型和邻里型的购物中心里空间比较大,过去比较强调盖超区域性的购物中心,认为区域性的购物中心的潜力会更大一些。

  第三个趋势,城市中心型的城市MALL,还是会继续占主导地位,现在占八成左右的MALL都在城市中心,象正佳广场是典型的城市中心型的购物中心,会占主导地位。我们分析了中国整个的购买力、消费习惯、层次结构、交通状况,城市中心型的购物中心在成熟商圈里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香港郊区型的购物中心,今后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估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发展的很快。这是一个判断。

  第四个趋势,购物中心的投资有上升的趋势,过去我们说三几个亿就可以盖一个购物中心,但是去年的统计,购物中心平均的投资超过十个亿,是对236家大型购物中心调查的结果。

  第五个趋势,购物中心的发展商里,地产商还是占主力的地位,按照统计,真正是由零售商去开发的MALL,才占30%左右,大部分是地产商开发的。但是有一个趋势,联合开发的情况会比过去多了,比如说一个零售商和地产商联合开发,可能会跟零售商合作开发MALL.最后一个趋势,购物中心从纯出租型可能会过渡到复合型,过去购物中心绝大多数都是做出租的,但是现在很多购物中心慢慢会转向也可以部分做分成。我最近刚刚去过台湾,台湾的购物中心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购物中心大部分都是做分成的,这样的购物中心就有点象百货公司互相渗透的趋势,商铺有一个保底,里面做分成,统一收款。今后国内购物中心会不会有这样的潜在发展形势,或者说是更多一种选择呢?我觉得是一种趋势。

  购物中心有什么风险,既然我们在题目里有风险怎样驾驭的问题,我想购物中心的风险相对来说跟地产比,商业地产特别是购物中心风险还是很大的,当然风险大机会也大,这是成正比的。跟纯地产相比的风险在哪里,首先是一个购物中心要成功涉及的因素很多,有投资有选址,有文化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有那么多的租户,所以不确定的因素,所这以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不成功的机会也很大,那些因素不具备或者处理的不好,那它就可能会造成失败。这是跟纯地产或者做纯商场相比,涉及的面太广太丰富了,不确定性意味着失败的机会越大。

  第二个风险投资大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刚才说了平均超过十个亿的投资,比如象正佳广场,到开业时我们大概要投四十个亿左右在广场里,这就是比较大的投资了。行业内有一句话,要盖购物中心没有钱是不行的,你想买了就走,肯定也不能盖购物中心,没有人管的购物中心是没有人购买的。做购物中心要有长期的心态,做了购物中心,就等于是穿了红舞鞋,必须不断跳下去,不可能说你不跳了。

  第三个风险,购物中心的可调整性相对是比较差的,我做了那么多年的百货公司,有很多人问我你现在做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有什么区别,我想最大的区别是可调整性比较大。百货公司在经营一种商品,这一批商卖不动,我削价卖掉再进一批,购物中心经营的是商铺,你想想一签约三年五年十年,根本就很难做出很大的调整,所以调整性比较差,一开始做不好可能今后就很难调整。还有就是地产商的概念,购物中心的商铺和买楼和住宅一样,谁拿钱来买或者租给他,你把前期做差了,后来就越难调整。广州现在这样的购物中心很多,生意好了,有危机感了,想调整就比较难。

  第四个风险,散户很多,比如正佳广场,现在有商铺一千一百家,在散户多的情况下,就存在租金很不稳定的状况,因为很多的商户租的时候合同都写的很好,但是都是写在合同里,如果生意不好,租金都是假的,因为没有生意的话他们自己不会交租,而且现在的租户都很聪明,自己也有一个协会,会联合抗租。所以不是说购物中心租出去就成功了,租出去能开仅仅是第一步,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经营下去的思想。我们现在在招商,已经招了七成了,从开始我们就不是在考虑怎样租出去的问题,而是考虑怎样租的更好,怎样使场能够有持续经营下去的能力。

   整个购物中心跟百货公司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前期的规划很关键。象我们这么大的购物中心,前期要做这么长的时间,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规划呢,就是因为开始了之后重点就过渡到购物中心的营销和物业管理,所以前期这块是很关键的。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有哪些比较关键性的因素,这些也是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不一定都很有普遍性,或者大家都适用,只给大家做参考。

  第一个很关键的就是选址,因为所有的零售业,第一是地头,第二是地头,第三还是地头,不一定是选择最旺的地方,因为不是你想选就可以选到的,在北京路盖购物中心根本不可能。选地头要充分考虑到商圈里有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支持,这跟购物中心盖多大有关系,是怎样的定位,商圈的特点和购买的情况怎样,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第二要充分考虑交通的问题,我们参考了很多国家的购物中心,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天河城和中华广场旺,就是因为有地铁。我们正佳广场也有两路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交通或者是未来交通的规划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三是竞争对手的分析,你旁边的竞争对手怎样,不仅仅是你直接的竞争对手,比如象购物中心,你做购物中心你旁边还有可能做购物中心,刚才有很多记者问我,正佳上来了天河城怎么办,这就是对对手的判断。象在天河区商圈里,光有一家是不够的,商圈必须有很多的商业零售业态才丰富,我们的理解是跟天河城有互补有良性竞争的关系,关键是二者之间必须有互补,必须有差异性。还有相关的对手,比如说百货公司、大型卖场,这可能跟购物中心里的主力店有很大的冲突,比如说正佳现在有两家百货公司,有一家大型超市,跟周边大型百货公司、超市有没有冲突。

  归根到底,对很多的发展商来说,很多的商业物业是没有选的,盖了我就要开,就有一个选择做什么商业物业的问题,是选择做百货公司还是购物中心,商业物业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也可以做专业市场,广州很多专业市场做的很好,也可以做主题型的,可以做服装城、玩具城。刚才很多记者问我广州的商业物业是什么样的状况,广州的发展商在这方面的市场敏感性还是比较好的,对商业物业该做什么,判断方面还是比较准确的,就不是说现在购物中心好,我就去做购物中心,这是你确定做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地头选择很关键。

  第二个关键就是市场定位了。现在在很多发展商里都有一个概念,除了我要做最大之外,我要做最漂亮的。由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就会进更多的名牌,这样可能定位不准确了。在中国的购物中心里,因为我刚刚从台湾回来,台湾的购物中心,生活水平决定了我们的购物中心不可能全部做的档次很高,这跟我们的经济水平要相符,比如说一些品牌,在台湾广场、在路边都有店的品牌,但是在广州可能在花园酒店里,他不可能进购物中心。一般来说,很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不可能做一些最顶尖的牌子,因为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必须要很多的商户组合,就必须要有中高低,一些很高档很顶级的品牌就不太适合到这个地方来做,因为旁边有中低档的商户,他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综合性的大型MALL,我们强调定位,以中档的品牌齐全作为号召力。

  还要注意错位经营,你不可能把购物中心做成跟人家一模一样,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购物中心做的都是很接近的,去到那个购物中心也是大而全,另外一个购物中心也是大而全,在目前这个阶段里,大而全的购物中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越来越多的大而全的购物中心,千店一面,你这个购物中心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就必须注意在风格、档次上有区别,比如说一些是综合性的,一些可以做成主题型的很年轻购物中心。

  第三个关键,就是你的组合和配套。商户的组合是购物中心最核心的东西,也是最有技术性的东西。你首先要确定哪几块大类的比例分别是多大,你要不要主力店,现在很多购物中心基本上都有主力店,但是也有一些没有主力店的,一般来说购物中心超过四五万平方米的,主力店作为船里的锚,也是很关键的,怎么摆布要做多大。另外主力店放在什么地方,是做一家还是二家,主力店是做百货公司还是超市,象正佳广场这样大的购物中心,可能有两家主力店。但是如果只是小面积的购物中心,还做一二家的主力店的话,可能就会把你所有的面积占掉。主力店是稳定船吸引人气的,但是你又要保证收益稳定或者回报很好,做的很大的主力店,可能购物中心的收益就会有问题,而且购物中心也会比较单调。如果把百货做的很大,就是百货味很浓的购物中心,比如说上海的梅龙镇,象广百也是这样,大的百货商铺广场,这样的话商铺的生意一定不太好,因为百货公司太强了,所以有一个主力店怎么设置比例的问题。

  娱乐的比例做多大,要根据你的规模,你这个购物中心在什么地头,如果是在城市中心,可能娱乐的比重少一些,但是如果在郊区,你也把商铺做的很多,里面很多东西卖,我就不一定跑那么远卖。在正佳广场里,因为我们面积比较大,所以我们的娱乐相对还是比较强的,在我们的七楼有广州最大的游乐中心,在五楼有一个真冰溜冰场,在七楼还有一个电影院,现在我们在跟华纳谈,里面有十个电影厅,今后是广州最大的电影城。

  还有餐饮的比重,一个购物中心里不可能没有餐饮,比重是多大,是在一个层里还是分层次,一般来说大的购物中心里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地方,可能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做美食广场,然后在每一层里有风味餐厅,现在不太喜欢把所有的饮食集中在一个地方,因为一个广场很大,必须每一层都有休闲的地方。正佳有两个美食广场,有十家风味餐厅。饮食、娱乐、主力店,现在在正佳广场里,这三部分占了一半左右的比重,这些比例对整个购物中心的人气,对于整个购物中心的人流量带动是很大的,如果把购物中心全部做成商铺,是没有人会租的,或者租了也没有人气。

  根据规模、地头要确定采取多大的比例,什么该放在什么地方更合适,这是配套比例的问题。

  还有一般性的商铺组合,商铺是共生的关系,商铺与商铺之间必须要相互带动,我买完内衣可能要买女鞋,然后可能又买服装,怎样让他们互补,怎样互相带动,组合就是技术。在定位原则之后,然后再分区域,在区域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区域来操作,至少场很冷,租不出去是另外的事。要尽可能把组合做好,这是你今后持续经营力的关键。现在我们的组合原则,又说回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不同的地方。百货公司是严格按照类别来分的,大家知道男装一层,女装一层,内衣一层,衬衣一层,但是购物中心有很大不同,他们强调丰富性的多样化,分类和组合不需要象百货公司这样分,不需要把所有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你想想你的顾客去到广场和去到百货公司没有区别,这样的话你会觉得很闷很单调。我们正佳广场中间有一条水线,这条水线的上三角是高档次的商场区,下三角是休闲的年轻区。最下边是地铁区。不要把不同档次差别很大的东西放在一起。还有以人群来分,分为比较年轻比较成熟的人群。在购物中心的组合里,有几类一般是放在一块的,比如说体育用品、数码或者是儿童用品,会相对集中的,其他的类别,比如象所谓的时尚品位、皮具、化妆品等,又不需要集中在一起,正佳广场的二楼、三楼,基本以这些东西为主,把化妆、体育用品放在上面一层,跟其他的游乐设施放在一起。另外一种组合方式的原则,你到底是按照垂直组合,还是平面组合很关键。比如说平面组合,把不同档次放在不同楼层,这种叫平面组合,象我们正佳广场做的是垂直组合,如果把一层全部做成很高档的话,从地铁层上来的年轻的人可能会不喜欢,就会很冷清。我们去台湾的101购物中心,它是把最高的品牌放在第四层,那栋楼办公有一万人左右,很多人从上面下来,而且很多是白领高层,象现在太古广场,也是把最高品牌放在顶层,因为很多车可以直接上到顶层,下面是地铁。

  第四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设计,设计必须要有前期的经营介入,现在很多发展商最大的毛病,在设计之前是没有经营介入的,比如说我把楼盖好了,再去找主力店、商户,这样就有了很大的盲目性,就算你的主力店商户没有找到,也必须按照你前期的经营目标把广场建好。

  百货公司如果做的很大,就会很单调,百货公司喜欢垂直的,你必须留出这样的位置做主力店。还有就是中厅的位置,小到消防通道如何划分,商铺才有价值,这里面都有设计和经营之间的问题。另外在外观方面,购物中心比较强调个性化,正佳广场是文化味很浓的红色外面,我们的设计公司是美国一家设计公司,做了台湾的京华城,是一个建筑物抱着一个球,整个就象一个球,世界杯期间还特别花了几百万用布把它包起来,象一个足球一样。在购物中心里,要注意比较简洁实用,因为购物中心里比较关键的东西还是商品和品牌,如果把里面做的很丰富很多元,就很眼花缭乱,看不清楚了。所以风格要简洁化一些。

  第五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招商了,招商是你能不能继续开下去的一个关键,我们知道所有购物中心都是花钱的,如果要赚钱只有靠招商。招商前期的定价策略很关键,价格定高了,可能很难租出去,价格定低了可能回报有问题。我们都说价格和组合一般来说是有矛盾的。价格定高了,可能删掉了很多品牌,现在很多发展商不太看成本,他是看市场,这个市场到底能租多少钱,这其实是对的,但是如果你的成本许可的情况,你应该对很多品牌有区别对待的价值策略。一些品牌要放他们进入,通过一些品牌带动另外一些品牌。

  招商的步骤如何设计,一定要主力店先行,因为主力店对其他品牌有带动,但是主力店可能对一些品牌有冲突,有一些矛盾怎样协调的问题。另外品牌要先行,大的品牌让他们进入了,因为每个区里都有引导性的品牌,每个档次里都有自己领头的品牌,让他们进来整个区域就活了,这是招商策略的问题。在招商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让租户均衡,大的主力店,下的商户,还有次主力店的概念,一些比较专业的店,形成比较固定的梯次,象曲臣氏,还有电器专业店或者玩具专业店。

  最后一个因素,我说说管理的问题。购物中心策划开了起来之后,就是管理的问题了。

  包括经营的管理,商户不断有流动,要有调整,然后还有很多进出的空置,怎样根据市场经营、调整好场。还有营销的管理,中国购物中心这方面最弱了,购物中心做营销是比较少的,台湾购物中心的营销做的很好,因为它的商户做分成统一管理,象百货公司很多人做营销,可以有统一的折扣,可以做一些积分,可以做会员卡,可以做一些很大的嘉年华,象台湾101购物中心,就在开业时请了101个模特。另外一块就是物业管理了,现场的管理控制、租户的租金管理,中国的物业管理公司越来越多了,那些物业该给专业化公司做,那些自己做,都不能一概而论,象台湾专业化程度很高,包出去很多,中国也有很多是自己做的,比如说机电方面,是比较核心的,可能要自己做。经营和物业公司现在都是正佳自己的,对于一般商户来说,是比较希望你有稳固持续的经营队伍,使他们更有信心,比如说谢仕平在这里招商,今后是不是你管理呢?如果今后还是你管理,可能你会想到我未来会怎样,会更有信心。但是光靠商户,可能在客源方面有问题,这样可以利用中介公司做一些协助性的工作,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经济人很多,但是经理人很少,所以在这里就有培养自己队伍怎样运作的问题。(作者:广州正佳国际广场执行总裁谢仕平)

  (摘自2004中国地产分水岭高峰论坛谢仕平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城市MALL新闻 全部商业地产新闻


评论】【楼盘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房产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8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