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更节能居住更舒适 太阳能住宅离我们不远了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10:29 北京青年报 | |||||||||
当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时候,我们发现,地球上的建筑是破坏环境、消耗能源的“祸首”。于是,如何让建筑更节能而又更舒适成为建筑师、能源专家努力的方向。同时,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以及居住品质的认识日渐理性,建筑是否节能将不再是“与我无关”的事情。 人们更加希望所居住的建筑物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信心来抵御外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侵袭。现代的建筑应当首先保证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要求,并且使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消
建筑节能新标准将出台 实施节能65%提上日程 北京将提前实施建筑节能第三步的工作,要求新建住宅能够达到节能65%,今年下半年就可能出台《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并在新开工的建筑工程中实施。这是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俱乐部”第五期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祝根立透露的。 -建筑节能迈开第三步 据祝主任介绍,所谓节能65%是与以前实行的建筑设计规范相对照,耗能要降低65%。以1981年颁布的建筑设计规范,每平方米采暖面积一个采暖季烧标准煤25公斤为100%,1988年实施了节能30%的设计标准,规定为17.5公斤。这是第一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8年又实施了第二步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将每平方米采暖的煤耗降低到12.5公斤以下。目前准备实施的第三步节能要求降至8.75公斤。 “第二个节能标准,即节能50%的设计标准在北京已经普及。”祝主任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不仅因为虽然有些建筑的设计是节能的,但由于施工单位采取偷工减料的手法来降低成本,结果远远没有达到节能的标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设计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影响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建材的市场推广,也将影响一些新兴的“绿色能源”的推广。而且,北京市2001年开复工建筑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个建筑高峰期还将延续若干年。如果按原来的计划,到2010年才开始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北京今后几年还要建设上亿平方米的一般节能水平的建筑,这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环境治理困难,不利于北京今后的发展。据有关专家介绍,到2001年,中国建筑的能源消耗已达到3.76亿吨标准煤,占总量消耗的27.6%。但在每年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万平方米是节能建筑,只占3%左右,也就是说有97%属于高耗能建筑。 -新标准对窗户做了限制 祝主任着重介绍说,第三个节能标准与第一、第二个节能标准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1、节能的65%主要由建筑围护系统承担。2、对建筑的要求不仅考虑冬季的保暖,也兼顾考虑了夏季的隔热,以便减少空调耗能。 3、原来的标准只规定了体型系数,新的标准提出了窗墙之比,规定多大的墙,窗应该开多大。 4、外墙传热系数要降到0.6以下。 -供暖改革将使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方展和介绍,达到节能65%,技术上已经不是很难。供暖改革以后,居民需要自己掏钱了,大家会很关注这个问题。节能65%的房子与不节能的相比,暖气费的差距会很大。今后大家希望节能,愿意为节能房多花钱,开发商也就会主动积极地来建节能房了。 -造价增加不多,换来高舒适度 方副会长告诉记者,实施节能65%设计标准以后,不会造成建筑造价的大幅度提高。在建筑物围护系统保温方面增加费用的同时,供热采暖系统方面会减少费用。建筑物提高了围护系统的保温性能,采暖系统的热源、管路、热交换器的设计能力就可以减少。根据本市某节能65%试点工程的设计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围护系统方面造价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价的5%;在供热采暖系统方面造价减少了40元,是采暖系统造价的18%。抵消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只增加10元,提高的幅度是1%。 节能型的住宅必然是高舒适的健康住宅,因为它可以自然达到冬暖夏凉、干湿适度。将健康成本计算进去,这样的建筑是否合算、是否值得,居民自然能算出这笔账。 太阳能住宅离我们还有多远 日前,中国第一个太阳能房地产公司皇明太阳能置业(北京)有限公司宣布成立。该公司正在开发的北土城太阳能建筑项目,总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位于朝阳区惠新里,南邻北土城公园。依托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是北土城的突出特点。太阳能热水系统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建筑节能有机结合,通过建筑一体化设计探索高层建筑太阳能应用的有效途径。在保温隔热上,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外墙外、屋顶、地下墙体保温技术,同时铝合金断桥隔热外窗和低辐射的温屏节能玻璃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冷热量损失。在供暖制冷上,采用高能效的水源热泵系统,配合低能耗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实现居住高舒适度;在室内冷暖末端采用地板辐射低温采暖系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温度环境,并通过分户计量方式实现合理的节能方案。 在北京即将推出的新住宅建筑节能标准中,建筑节能指标将从现在的50%提高到65%,这无疑对现行的住宅节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要高于社会总能耗的1/3,目前我国建筑能耗也已经接近30%,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建筑能源的消耗量惊人。孙丹平孙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