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带来商机与财富 京城楼市进入“奥运周期”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16:02 精品购物指南 | |||||||||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近几年,是“奥运经济”这个近乎于奇迹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支撑着北京坚挺的房价和开发商坚定的信心。雅典奥运会今夏即将拉开帷幕,北京的奥运建设也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于北京的房地产商,面临的将是一个极其微妙的阶段。 2003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复工面积为9000万平方米,2004年,有专家估计这一数字将超过1亿;中原物业今年年初发布预测,北京市场今年新盘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天1个!
通常来讲,一个地产项目完整的开发周期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而两届奥运会之间相隔是4年,要知道,北京的房地产开发要受2006年底前所有建设项目停批的政策制约,因此,开发商们没有理由不纷纷加大开发力度,这4年便是令人充满期待又充满怀疑的“奥运周期”。 毋庸置疑,奥运带来商机与财富,汉城奥运会向世界树立了和平国家的遗产的印象,引发了经济的腾飞;巴塞罗那更是通过奥运会一举成名,从一个中等城市一跃成为欧洲第7大城市。回顾以往的报道,专家称奥运会在2008年前会给北京带来700到800亿元社会财富,带来1800亿的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带来大约70万个(有专家甚至称200万个)就业岗位,对北京经济增长带来2%到3%的拉动作用……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地产没有理由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但是“奥运经济”也并非万能的魔棒,奥运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作也只是从1984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开始。此外,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是,专家认为,旅游、建筑、电信、交通和金融以及商业服务业才是奥运会主要的受益者,奥运会对于房产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有利亦有弊。一个不太理想的例子是悉尼,奥运之后,悉尼的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连运动员村的许多房子旁现在也是杂草丛生。看来,利用好“奥运经济”也必须把握好城市本身。 从十年前北京首次“申奥”开始,最擅长运用概念的北京房地产界就已经开始炒作奥运概念,时至今日,奥运利好所带来的升值空间是否已经被提前预支?真正的“奥运周期”已然摆在面前,楼市走势究竟看涨看跌?可以说疑云满布。先不谈涨与跌,看看近日两条颇有关联的信息吧,一是根据北京房地产信息网《北京楼市2003年度统计报告》显示,去年别墅、高档公寓项目交易中本市居民购买比例大幅降低,外地人的购买比例首次超过50%,而本市居民的比例只有46%,外地人在商业用房方面的购买比例也高达30%。北京人买经济适用房来住,外地人买高档住宅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无疑有“奥运经济”的影响;二是央视详细报道了浙江温州掌握超过1000亿资金的10万炒房大军的炒房历程,谁会说咱们的房价坚挺没有他们和与他们类似的精明投资者的“功劳”呢? 我们钟爱我们居住的城市,因此,我们期待为奥运健儿喝采,那是在欣赏层面上;也期待我们的房价回归本色,毕竟,那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投资。究竟房价会在“奥运周期”中有如何的波动,我们该如何把握购房时机?本报派多位记者分头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他们的说法也许会给我们最中肯的答案。朱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