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石事件”又起波折 潘石坚是否“抽逃资金”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10:30 新京报 | |
12月6日上午,“坚石事件”中的100多名受害者来到SOHO现代城向潘石屹讨说法,有人喊出了“坚石公司转让无效!”的口号,并认为潘石坚应当为该事件负责任。 当日,数10位SOHO现代城的保安守在门口,制止受害者进入。 据了解,由于当日天气寒冷,实际到场的受害人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多。 此前,潘石屹已向有关媒体申明,潘石坚已与坚石公司没有任何法律关系,不应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法院判定潘石坚对此负有法律责任,他将“砸锅卖铁”也要替潘石坚支付欠款。但在当天,潘石屹和潘石坚均未露面。 目前“坚石事件”的部分受害者已决定状告坚石公司。起诉理由有可能是坚石公司转让时没有通知债权人。 据现场一位受害者介绍,“一位有正义感的律师已写好了民事诉讼状”。 另据了解,当天许多受害者带着合同与身份证复印件去坚石公司总部大钟寺金鼎大厦登记人数,之后将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主题采写 本报记者 潘宇凌 表白 潘石坚:我不躲,否则外面会乱猜 新京报:您在把公司转让给于波(坚石公司转让后的公司法人代表)时有没有了解他的背景? 潘石坚:今年4月底,于波找我洽谈转让的事。据我了解,他曾是一家名为“世纪天地的中介公司”的经理,对中介这一行经验比较丰富。 新京报:当时有没有想到他会借你和你哥哥之名招揽生意? 潘石坚:当时我向他声明过,我们公司所有的账务、债权和债务以及正在履行的合同都由他承担。 新京报:有没有考虑让他更改公司名? 潘石坚:当时没考虑过。因为我觉得公司名字的变更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股东、法人代表的名字更改了,也就意味着我跟这个公司没有关系了。 新京报:知道坚石出事后,你有什么反应? 潘石坚:我马上跟于波联系,但无法拨通他的手机。之后我到海淀公安局,提供了于波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身份证登记的住址。当时我就想,不管以后责任怎么界定,总之现在我不能躲起来,要面对并且解决这件事。责任界定是法律的事,但我要躲起来外面肯定会乱猜。 新京报:坚石公司是什么时候放弃“放心中介”称号的? 潘石坚:是今年5月份,那时正值公司转让期间,新的坚石公司也可以重新申请 “放心中介”。 不过按规定,申请单位要通过半年到一年的考察期,于波曾向“放心中介”组委会承诺过,如果半年之内公司没被投诉就重新申请“放心中介”。 但是还没到半年,公司就出事了。 质疑 潘石坚是否“抽逃资金”? 王先生:坚石公司当初的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但转让价格只有59万,说明坚石公司在转让前有可能涉嫌“抽逃资金”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所谓的转让理应无效! 坚石真有1000万注册资金? 刘先生:当初大家之所以选择坚石公司,就是它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但是现在我们很怀疑这一数字的真实性。 债务关系究竟是如何处理的? 秦女士:前不久,有媒体披露说坚石公司一直以来经营存在亏损。那么坚石公司究竟亏损到什么程度?公司在转让时对于200套房子的债务关系是如何处理的。但是自始至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听到任何说法。 公司转让前后为何不通知大家? 周先生:我们在公司转让前后均没有获得任何通知。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撤资及转让合并前,需在30日之内通知所有债权人,如果不通知,则意味撤资和转让合并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