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 |
---|---|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5月08日15:52 新浪房产 | |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2年修订版--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3.1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住区建设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基地及周边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树林植被、水系河流资源等。保持住区对大自然的亲和性。体现人和自然和谐、融洽的生态原则。 3.1.2 (大自然)住区的结构布局应充分重视对阳光、空气、水及自然风的组织利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气净化,水体改造、水源复用和水土保持等工作。 3.2绿色系统 3.2.1住区的绿色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绿色生态)具备防晒、防尘、降温、调节气候、提高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隔绝噪声等生态功能。 2.(休闲活动)绿地中有一定规模的户外活动空间,并满足卫生整洁、适用安全、景色优美、设施齐全等要求。 3.(景观文化)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建筑形象配合,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提高文化品位。 3.2.2 (绿地指标)住区的绿化系统应符合下列指标: 1.绿化复盖率≥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m2/人。 2.种植多种乔木,提倡垂直立体绿化,为居民提供一定量的遮荫、纳凉的场所,降低大地热幅射强度。 3.硬质景观用地占集中绿地面积≤30%,并应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4.植物丰实度:乔木量≥30株/公顷绿地;立体及复层种植组群占绿地面积≥20%;三北地区木本植物种类≥40种;长江流域地区木本植物种类≥50种;岭南珠江流域地区木本植物种类≥60种。 3.2.3 (生态)绿地地形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排水。提倡住区干道两侧种植高大乔木树,自然水驳岸应尽量减少人工铺砌材料。 3.2.4 (种植)绿地植物配置应以乔、灌、草的合理比例进行,以乔木为主,形成一定面积的立体种植。植物种类选择适地适种,不应种植对人体有害、对空气有污染和有毒的植物。 3.2.5 (亲和)住宅设计应有利于人与自然的高度接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和攀悬植物,扩充宅前绿地,改善绿地种植质量。 3.3雨水利用 3.3.1 (利用)雨水利用是指住区内建筑物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储存,再作为住区杂用水回用。 3.3.2 (收集)雨水收集系统应结合住区的规划布局、地形地貌进行组织;宜采用暗渠收集雨水,经装填砾石或其它滤料的渗水槽系统进行预处理,纳入中水系统使用。 3.3.3 (渗透)对不便收集的雨水应尽量采用渗漏措施和地面构造层处理,促进水土保持,改善住区小气候。绿地中硬铺装路径及院落中次干道应铺设可渗透的或具有一定渗水率的地面铺材,以尽量保持水份。 3.4景观用水 3.4.1 (水体)住区景观用水是指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等用水。景观水应为流动水,循环使用,根据需要设置循环水净化装置和水生植物生化系统,无水质恶化现象。 3.4.2 (水质)景观用水应尽可能利用中水,其水质应符合中水水质标准。 3.4.3 (亲水)景观水的设置应尽可能亲近居民,创造各种亲水空间,但要注意亲水空间的安全性。
| |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